查看原文
其他

六年级下学期,开学第1课: 负数 【课标解读、教材分析、教学设计、课堂实录】

阳光教研 2020-08-29

请各位老师点击上方关注阳光教研,及时了解最新内容。

        

喜迎新春

喜居宝地千年旺

福照家门万事兴



一、课标解读

      

一、课标要求

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(2011年版)》在“学段目标”的“第二学段”中提出“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,认识万以上的数;理解分数、小数、百分数的意义,了解负数的意义”“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认识数学的价值”。

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(2011年版)》在“课程内容”的“第二学段”中提出“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,了解负数的意义,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”。

二、课标解读

负数的引入是数的概念的进一步扩充,根据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,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(2011年版)》在“课程内容”的“第二学段”中只提出“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,了解负数的意义,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”。仔细研读上述课标内容要求,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:

(一)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,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

“负数”是一个与“正数”的意义相反的数学概念,它的形成源于对生活中完全相反的事物数量的刻画,如进与出、上与下、进与退等。显然,负数的出现,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。而对于小学生来说,学习负数概念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。因此,在教学时,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,特别是小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,激发学习兴趣,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学习负数的必要性,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量的对比,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。在引入负数概念以后,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,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,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,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。

(二)正确把握课标要求的“度”

要把握好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(2011年版)》对负数提出的要求,一是限定在了解的层次,并且要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了解。也就是说,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,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,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,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。例如,可以利用气温的变化来体会负数,零度以上的用正数表示,零度以下的用负数表示。这样就有了“零上5摄氏度”用+5℃表示,“零下5摄氏度”用-5℃表示。也可以把收入的钱用正数表示,支出的钱用负数表示。“收入100元”就是+100元,或者100元,“支出100元”就是-100元。显而易见,这里不出现负数的数学定义,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,什么样的数是负数,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。同样,关于数轴的认识,教材也没有给出严格的数学定义,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,迁移类推到负数,能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、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。  


二、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

教材分析

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、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,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。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,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,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,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。在此基础上,初步认识负数,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,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,为第三学段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
一、与实验教材(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》,下同)的主要区别

    本次修订的例1情境更加丰富,增加了学生理解正负数意义的机会;删除了实验教材例4的教学,不再使用“数轴”这一名词。即删除了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、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;改编了实验教材的例3教学侧重点,将“教学在直线上表示正数、0、负数,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,初步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等”改编为“不出现数轴概念,教学如何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表示距离和相反方向的数量”,从内容安排上,更加强调结合具体的量认识正负数的现实含义。

二、教材例题分析

例1:温度中的负数

教材通过每天都接触的气温引入负数,呈现了我国北部、中部、南部六个著名城市在某一天的气温情况,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各个城市的天气情况,并提出问题:“你能发现什么”,激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,感受不同地区城市的天气情况。北京、哈尔滨地处我国北方地区,冰雪覆盖大地,寒冷至极;而海南海口地处我国南部地区,树木生长郁郁葱葱,温高热不可待,相对而言,地处我国中、东部的上海、武汉、长沙,则温度适宜,不“冷”不“热”。这种强烈的不同的身体感受,自然引发学生对温度零上、零下初步表述。接下来随着对小精灵提出的“0℃表示什么意思”的讨论,明确0℃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。进而理解“比0℃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”“比0℃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”,初步感知0℃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,引出负号“-”与正号“+”,并能正确表达具体的零上温度(如零上3摄氏度用+3℃表示,)与零下温度(如零下3摄氏度用-3℃表示)。紧接着教材组织讨论“-3℃和3℃各表示什么意思?”,在明确+3℃表示零上3摄氏度,-3℃表示零下3摄氏度的基础上,初步感知正负数是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。

最后,教材安排练习:“根据上图中的信息填写下表,并说一说各数表示的意思。” 进一步帮助学生能正确用正负数表示温度,以及用正负数表示的温度所表示的实际意义。


例2:收支中的负数

教材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明细,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,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。明细中分别用正负数表示存入和支出,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数据说说它们的含义,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。接下来结合前两个例题进行小结,给出正负数的名称。首先说明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新出现的前面有一个“-”号的数是负数,而相应的以前所学的是正数(但0既不是正数,也不是负数),其中正数也可以在前面加上“+”号(一般可以省略“+”号),让学生初步建立正负数的概念。最后通过小精灵的问题“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”(教材通过对话框的形式提供具体的实际例子),意在帮助学生拓展思路,激发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,加深对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体会。

特别地,关于0,教材直接给出“0既不是正数,也不是负数”,并非是要求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生硬地直接给予结论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:“0是正数还是负数?”,也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事例(例如温度计上0℃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)来体会。

例3:直线(数轴)上的负数

例3通过问题解决的呈现形式,教学在直线上表示正数、0和负数。一方面是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,帮助学生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。另一方面,加强对学生收集信息、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。教材通过描述位置的问题,引出如何在直线上表示正数、0、负数。首先呈现了4位同学以一棵大树为起点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的情境,提出“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行走的距离与方向”这一问题。教材通过数形结合,问题解决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正负数和直线上的点对应起来。在“阅读与理解”环节,以对话框的形式帮助学生弄清已知信息是“他们两人向东,两人向西,走的方向正好相反”,进而理解“用正负数正好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”;在“分析与解答”环节,教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呈现了学生讨论的过程,先画一条直线,在中间的位置的点上画一棵大树,以大树为起点(用0表示起点),向右的方向为东,向左的方向为西,规定1个单位长度代表1 m,根据学生行走的方向和距离在直线上找出对应点并画上相应的学生,由此画出直线的形象示意图。在此基础上,让学生思考怎样用数来简明地表示这学生与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,由于既要考虑行走的距离,又要考虑方向,这就需要用正负数来描述。由于有了前面学习正负数的经验,学生很容易想到“以大树为起点,向东为正,向西为负”,这样把学生运动后的位置与正负数对应起来,进而引导学生得出“0右边的数是正数,左边的数是负数”,让学生把直线上点和抽象的正负数对应起来。紧接着教材通过在直线上表示出-1.5的位置,让学生思考在直线上如何表示负小数或负分数,这样对在直线上表示数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。再次引导学生思考“如果从起点到-1.5处,应如何运动?”实际上是让学生思考-1.5中的“-”与“1.5”各表示什么意思,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再次感受正负数的实际意义。在“回顾与反思”阶段,教材以对话框的形式呈现“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可以表示距离和相反的方向”这一结论,实质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整个解决问题过程的回忆与反思,以进一步加深正数与负数的表示的含义,同时,渗透数轴的概念以及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实际意义,为学生进一步正负数及用数轴表示数做好充分的铺垫准备。

本单元的教学重点、难点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,了解正数、0、负数的意义。

重难点突破

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,了解正数、0、负数的意义

突破建议:

1.以“问题”为抓手,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,感受负数的意义。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斯说过“问题是数学的心脏”。要让学生学好数学,发展思维,就需要有“好”问题,尤其是具有统领整个教学过程的“问题”。随着问题的破解,可以有效地化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,达成教学目标,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。

在初次学习负数概念环节,教师可以围绕“-3℃和3℃各表示什么意思?”,让学生各抒己见,交流不同的温度下的自然现象与冷热感受,唤醒对0℃、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生活经验,紧接着设问“0℃表示什么意思?”,借助温度计,让学生在温度计上找到各温度,帮助学生更深地体会正数与负数可以分别表示“零上”和“零下”,从而更直观地看到0℃就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;在例2教学中,可以承接例1组织教学方式,在呈现存折收支明细的同时,适时提问:“这些数各表示什么?”引导学生交流教材中各数表示的实际含义,再通过“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?”的进一步提问,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有关负数的生活素材,为学生顺利进行分类,归纳、概括、引出正负数的描述性定义以及理解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,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做好充分的认知准备。

2.以解决“困惑”为立足点,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正数、0、负数的理解。教师要具备读懂学生的能力,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困惑点。一方面应了解学生面对问题可能产生的种种想法,另一方面更要给予充分的交流表达的机会,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真实的思维过程,展示各自的真实思想方法。这样,使教学既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,又可对症用下药,在学生的“最近发展区”有效地展开。例如:“认识负数”的教学重点之一是了解什么是负数,什么是正数,而“0是正数吗?0是什么数?”,这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。我们的教学不妨如此展开:

教师:0是正数吗?

学生:是,不是……

教师:认为0是正数的举手;认为0不是正数的举手。

教师:哦,还有部分同学两次都没举。

学生: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。

教师:0到底是什么数?各自说说理由。

(认为是正数的理由)

学生1:我认为0是整数和负数之间的一个数,是正数。

学生2:负数是0以下,0和0以上就都是正数。

学生3:0前面没有负号,所以是正数。

(认为不是正数的理由)

学生1:一般正数都是代表一定的数值,0不是正数。

学生2:正数都要比0大。

学生3:0既不是正数,也不是负数。正数是要比0大,负数是要比0小。0正好夹在它们中间,所以什么也不是。

教师:通过一番讨论,看看有没有变化?

学生: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,因为0正好是负数的上限,比负数大一些,又比正数小一些。

教师:虽然还没有正式研究过正数和负数,但同学们已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正数比0大,负数比0小。那0 应该写哪儿?(教师出示温度计,先让学生说说温度计上的一些温度,再次让学生回答0是什么数。)

教师:0写在负数和正数的中间。

在学生的争辩中,教师可以深切地感受到“0是正数吗?”这个问题是学生真正的困惑,他们有自己一些模糊的不完整的理解。那么如何让模糊变得清晰?是直接告诉呢,还是把它作为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呢?我们不应轻易地一笔带过,而应浓墨重彩地把问题聚焦定格放大。

3.精选学习材料,激活学生思维,加深理解正数、0、负数的意义。“认识负数”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理解负数所表示的意义,其关键是找准“0”在哪儿,这是本节课的重点,也是学生思维碰撞的焦点。我们不妨设计如下学习材料:(1)北京某天最低气温-1℃;(2)李叔叔把汽车停在-1楼;(3)我的银行卡还剩-1元;(4)某盆地海拔高度约-1米。当学习材料一呈现,学生便会立即产生种种疑惑:楼层怎么可能是-1楼?叔叔的银行卡怎么只有-1元了……尽管这些材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生活经验,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现象,但真的让学生说清每一个数的具体实际含义,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,这组多元材料的呈现充分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与欲望。看似简简单单的问题,定会激起学生层层思维的浪花。事实上,通过对“这4个-1各表示什么意思?”的解读,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正数、0、负数的意义的理解,尤其是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关于“0”的相对性的正确理解。


三、教学设计

(以下内容仅供参考,请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修改,忌“拿来主义”)

《负数》教学设计

一、教学目标

(一)知识与技能

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,能正确地读、写正数和负数;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。

(二)过程与方法

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,学会用正数、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。

(三)情感态度和价值观

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,感受正数、负数与生活的联系,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。

二、教学重难点

教学重点: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。

教学难点: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。

三、教学准备

课件。

四、教学过程

(一)谈话激趣,导入新课

1.同学们,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?你知道它的含义吗?

2.究竟什么是负数?它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?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认识负数(揭示课题)。

【设计意图】开门见山直入主题,在谈话中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,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。

(二)结合情境,理解意义

1.初步感知负数

(1)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。

下面是中央气象台2012年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(2012年1月21日20时—2012年1月22日20时)。

教师:请仔细观察,说说你有什么发现?

预设:①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零下19℃,最低气温是零下27℃;海口最热,最高气温是23℃……②-12℃表示零下十二摄氏度(读作负十二摄氏度);零下温度在数字前加“-”……

(2)-3℃和3℃表示的意思一样吗?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。

预设:①-3℃表示零下三度,3℃表示零上三度;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;③先找0℃,往下数三格表示-3℃,往上数三格表示3℃。

(3)0℃表示什么意思?

预设:①0℃表示天气很冷;②0℃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;③0℃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。

小结:比0℃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,通常在数字前加“-”(负号)。比0℃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,在数字前加“+”(正号),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。

(4)请在温度计上表示-18℃,比一比-3℃和-18℃哪个温度低?

【设计意图】利用学生熟悉的气温引入负数,初步了解负数的读写方法,体会0的特殊性,并通过提问“-3℃和3℃表示的意思一样吗?”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用正数、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。

2.认识正负数

(1)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。

教师:研究完气温,再来看看存折上的数。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?说说这些数各表示什么?

预设:①2000.00表示存入2000元;②500.00和-500.00的意义恰好相反,一个是存入500元,一个是支出500元。

(2)教师:像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、收入与支出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,生活中还有许多。你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?

预设:水面上升2米、下降2米;乘车时上客5人、下客6人;货物运进200吨、运出150吨……

(3)我们怎样来表示像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呢?

教师: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,需要用两种数。一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,如3、500、4.7、,这些数是正数;另一种是在这些数的前面添上负号“-”的数,如-3、-500、-4.7、-等,这些数是负数。那么0是什么数呢?(0既不是正数,也不是负数,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。)

(4)基本练习(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“做一做”第2题)

请学生独立思考,哪些是正数,哪些是负数,并填入相应的圈中。

【设计意图】在具体生活实例中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,认识正数、负数,初步建立正数、负数的概念。同时在出示的负数中有-7、-5.2、-,让学生感知负数中有负整数、负分数和负小数。

(三)回归生活,拓展应用

教师: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还有好多时候要用到正数、负数,让我们一起接着看一看!

1.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。

(1)学生独立完成,集体反馈。

(2)看了这些信息,你有什么感受?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和夜间的平均温度相差多少度?

2. 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5题。

(1)仔细读题,你获得了什么信息?有什么不明白的?(介绍:海平面就是海的平均高度;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。)

(2)独立完成,集体反馈。

(3)你知道你所在城市的海拔高度吗?说说它的具体含义。

 3.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。

(1)仔细读题,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?

(2)请表示出悉尼、伦敦的时间。北京时间用什么表示?

(3)以北京时间为标准,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时间记为-2时,你知道它此时的时间吗?

(4)你还知道此时其他时区的时间吗?试着表示出来。

4.课件出示练习题。

某食品厂生产的120克袋装方便面外包装印有“(120±5)克”的字样。小明购买一袋这样的方便面,称一下发现117克,请问厂家有没有欺骗行为?为什么?

(1)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?

(2)“120±5”表示什么意思?

(3)如果120克记作0克,117克可以记作多少克?

【设计意图】通过生活中的信息,让学生学习用正数、负数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,丰富了对正数、负数意义的理解。

(四)了解历史,课堂总结

1.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“你知道吗?”内容。

其实,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,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
(1)看了介绍,你对负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?

(2)你有什么感受?

【设计意图】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负数的发展史,让学生体会负数发展的历程和中国在负数发展上做出的贡献,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,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负数的认识。

2.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?

教师:关于负数,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,只要同学们做善于观察的有心人,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。

《直线上的负数》教学设计

一、教学目标

(一)知识与技能

经历在直线上表示行走距离和方向的过程,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,逐步建构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。

(二)过程与方法

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,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,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。

(三)情感态度和价值观

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生活中的问题,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。

二、教学重难点

教学重点: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,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。

教学难点: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。

三、教学准备

课件。

四、教学过程

(一)复习旧知,引入新课

填一填。

①一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人上车,记作(    )人;7人下车,记作(    )人。

②阳光小学今年招收新生300人,记作+300人,那么-420人表示(            )。

③升降机上升3.5米,记作+3.5米;-4米表示(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)。

(1)独立完成,集体反馈。

(2)像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,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?

【设计意图】回顾复习正负数的意义,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。

(二)创新情境,探究新知

1.认识直线上的负数

(1)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3。

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?

(2)如何在直线上表示他们的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?你准备怎么画?

预设:①以大树为起点,向东为正,向西为负;②0表示起点,向东走2米,表示为+2米,向西走2米,表示为-2米。

(3)独立画图,交流反馈。

①你是怎么画的?

②比较大家的画法有什么不同?(单位长度不一样。)

③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什么数?

④课件演示画法,教师小结:在一条直线上表示行走的距离和方向,需要先确定起点、正方向、单位长度,再用正负数表示相应点。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研究的内容(板书课题:直线上的负数)。

【设计意图】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在直线上表示行走距离和方向的方法,初步认识直线上的负数,培养独立思考习惯与实践操作力。

2.感知直线上数的变化

(1)在直线上表示负数

①请学生独立在直线上表示出1.5和-1.5。

②集体交流:说说你是如何表示的?

预设:①-1.5 m表示向西走1.5 m;②-1.5在-1和-2之间。

(2)如果你想从起点分别到1.5和-1.5处,应该如何运动?

(3)观察1.5和-1.5的位置,你发现了什么?

预设:①1.5在0的右面1.5个单位长度,-1.5在0的左面1.5个单位长度,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;②它们到0的距离相等,都是1.5个单位长度;③它们之间相距3个单位长度。

【设计意图】通过1.5和-1.5的对比,明确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,并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离起点的距离相等,只不过分别在0的左右两侧,渗透+1.5和—1.5的绝对值是相等的。

(4)同桌合作游戏:你走我说。

举例:如果小明从“—2”的位置要走到“—4”,应该如何运动?

(5)引导观察:在直线上从0往右依次是什么数?从0往左呢?你发现了什么规律?

预设:①0右边的数是正数;②0左边的数是负数;③从左往右的数逐渐增大;④正数比0大,负数比0小。

【设计意图】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对直线的认识,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,渗透负数的加减法的认识,为以后学习做铺垫。

(三)巩固深化,拓展应用

1.基本练习

(1)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“做一做”。

①独立完成,集体交流。

说说怎样在直线上表示这些数?

②从起点到-如何运动?哪个点与它到0的距离相等?它们之间相距几个单位长度?

【设计意图】通过在直线上表示-、-0.5这样的负分数、负小数,引导学生认识到任何一个数都可以用直线上的一个点来表示,让学生对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。

 (2)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7题。

①独立完成,集体反馈。

②如果一个人从“-2”位置出发向西走1米,将会到达什么位置?如果从“-2”出发先向西走1米,再向东走4米,将会到达什么位置?

③同桌合作游戏:你说我走。

游戏规则:一个人说明起点的位置和如何运动,另一个人用笔尖表示人在数轴上运动,标出最后到达的位置,并用一个数表示这个位置。

(3)课件出示题目:

体育达标测试,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统计如下:李勇45个、张军28个、张强33个、赵刚26个、王亮18个。如果每分钟做仰卧起坐30个算达标,以达标的个数为标准,记录每个人的成绩。刚好达标的个数记为0个,超出的个数用正数表示,不足的个数用负数表示,请把下表填写完整。

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?

     独立完成,集体反馈。

(4)课件出示题目:

某次数学测试,老师以80分作为标准,将六名同学的成绩记为+4、+10、-5、0、+7、-4,这六名同学的实际平均成绩是多少?

①你知道这六名同学的实际成绩分别是多少吗?

②独立计算,集体反馈。

预设:方法一:(84+90+75+80+87+76)÷6=82(分);

方法二:80+(4+10+7-5-4)÷6=82(分)。

【设计意图】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,体会负数的现实意义,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生活中的问题,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。

(四)课堂总结

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?


 

四、部级优课



 还是不懂怎么教吗?看看部级优课的课堂实录

 

课堂实录  怎么看 一步

 

第一步
    

点击阅读原文 

第二步
  

点击课堂实录之一或之二

第三步

点击课堂实录


  亲!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,看看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部级优课。(可惜的是,微信不让插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链接,只能从备课吧123ppt网站过渡一下,辛苦啦!,注意:进入页面后,点击课堂实录之一或其它,*当然点点广告也是不错的选择*;然后在新页面中再点课堂实录就可以观看了,非常清晰,但有些时段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打不开,特别是春节期间关闭了,请另找时间观看。配套的教学资源如课件等等,建议用电脑下载,否则很烦,很烦的,直接百度"备课吧123ppt"吧)


温馨提示:课堂实录建议在WIFI下或有不限流量的套餐情况下观看,教学资源建议先记住网址,后在电脑上下载,否则很烦很烦。

(注:以上资源均来自网络搜索,综合了人教网、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相关内容,仅限于公益研究,只想为老师做点事,仅此而已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,谢谢!)


因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未开放,这里先送上特级教师刘德武的课堂实录:

   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i0517smd8n7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


以下是往期内容精选,请大家及时收看


一年级下学期,开学第1课:认识图形(二)【课标解读、教材分析…二年级下学期,开学第1课:数据收集整理【课标解读、教材分析、教…三年级下学期,开学第1课: 位置与方向(一) 【课标解读、教材分…四年级下学期,开学第1课: 四则运算 【课标解读、教材分析、教学…五年级下学期,开学第1课:观察物体(三)【课标解读、教材分析、小学数学名师张齐华《会说话的百分数》课堂实录

要想当老师,就得有九条命,不管你信不信,反正我信了!

小学数学名师《用字母表示数》课堂实录

小学数学名师张齐华《圆的认识》课堂实录

小学数学名师课堂实录(华应龙),太好了,老师家长收藏

小学数学名师(刘德武)课堂实录太好了,老师家长收藏
小学数学名师(吴正宪)课堂实录太好了,老师家长收藏喽!




每天不见不散... ...

免责声明

本文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版所有,转载仅供学习研究,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谢谢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
你 · 的


阳光教研


教学、教研、休闲、娱乐

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阳光教研

查看历史消息阅读往期内容

微信号:yangguang-jiaoyan


觉得不错,请转发↓↓↓  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